上肢周围性瘫痪患者可以通过被动关节活动、助力训练、抗阻练习和功能性运动等康复训练逐步改善运动功能。重点在于循序渐进激活神经肌肉、防止关节挛缩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
被动关节活动
由他人或健侧肢体带动患肢完成肩、肘、腕及手指各关节的全范围活动,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助力训练
利用滑轮装置、弹力带或水浮力辅助患肢完成抬臂、抓握等动作,逐渐减少外力帮助,增强肌肉自主收缩能力。 -
抗阻练习
肌力达3级后,可进行轻量哑铃、阻力带训练,重点强化三角肌、肱二头肌等上肢肌群,每组8-12次,每周3-4次。 -
功能性运动
模拟梳头、拿杯子等日常动作,结合平衡训练(如坐位抛接球),提升协调性和实用性,每次训练20-30分钟。
康复初期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疲劳。坚持6-12周后,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抓握、持物等基础功能,部分患者能恢复工作或家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