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指乙肝病毒(HBV)感染而引起的肝脏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通常以6个月为界,乙肝病毒感染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要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2006年我国曾经做过一个流行病学调查,我国1-59岁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
HBV感染最大的危害是可引起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我国大约60%的肝硬化和80%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
乙肝是指乙肝病毒(HBV)感染而引起的肝脏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通常以6个月为界,乙肝病毒感染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要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2006年我国曾经做过一个流行病学调查,我国1-59岁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
HBV感染最大的危害是可引起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我国大约60%的肝硬化和80%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
丙肝该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呢? 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丙肝病毒,获得治愈,防止发生肝硬化或肝癌,也可以阻断丙肝的传播。目前可选择的抗病毒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一种是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药
丙型肝炎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丙肝抗体、丙肝抗原、丙肝病毒 RNA。 丙肝的抗体用于初步筛查,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急性丙肝感染的窗口期可阴性,所以需要进一步检测HCV-RNA明确是否感染。
丙肝会有哪些症状呢?急性的丙肝可能有恶心、胃纳差、乏力、尿黄、右上腹疼痛等症状,但是其实大部分患者都没有明显症状。丙肝感染通常非常隐匿,难以通过患者的自我感受来判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肝硬
戊型肝炎病毒是RNA病毒。 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戊肝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致病力较弱,它对肝脏损伤可能与机体针对戊肝病毒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关。
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当肿瘤进展,会造成如下症状。 黄疸、尿色加深、白陶土样便,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肿瘤进展,阻塞胆道,使得肝脏中的胆汁不能顺利地流出。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在我们国家,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长期的饮酒,也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如果患有慢性的胆道的梗阻性的疾病也会发生胆源性肝硬化。
肝硬化,可以非常简单地理解为肝脏“变硬了”。由于肝脏反复受到破坏,引起肝细胞的广泛变性、坏死,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正常肝细胞,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断地产生,使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因而发生肝硬化。
肝硬化可以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偿期肝硬化。 所以在判断患者是不是肝硬化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有无出现肝硬化、肝脏功能如何、有无合并其他并发症。根据临床经验来说,失偿期的肝硬化不难诊断,但是代偿期肝硬化的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