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就是子宫脱垂。应对要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严重可能需手术,具体听医生的。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主要与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等有关。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方法。非手术可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放置子宫托等;手术治疗则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1. 病因:分娩尤其是难产、多产等可能损伤盆底肌肉和韧带,导致子宫脱垂;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使腹压增加也可引发。 2. 症状: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有肿物自阴道脱出,可伴有腰酸、下坠感,在行走、下蹲、排便等腹压增加时肿物增大。 3. 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肉锻炼即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的工具。 4. 手术治疗:如曼氏手术,适用于年龄较轻、宫颈延长的患者;阴道封闭术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等。 子宫脱垂是一种因多种因素导致的子宫位置异常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治疗上非手术和手术方法各有适用情况,需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流产后胸涨得厉害如何应对

流产后胸涨得厉害与激素水平变化、乳腺增生有关。激素不会马上恢复正常以及波动会引发相关情况致胸部胀痛,这是正常生理反应会逐渐减轻。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如调整生活方式,保证睡眠、适当按摩胸部;做好局部护理,选合适内衣;调节饮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若胀痛不缓解或有异常症状,需就医排查乳腺炎等疾病。

名医问答 2025-02-15

奶水突然不够了该如何解决

哺乳期女性奶水突然不足,原因包括情绪波动、饮食不均衡、休息不足、乳腺堵塞等。情绪过度紧张等影响乳汁分泌,需保持舒畅;营养不足会使奶水减少,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及汤类;睡眠不足影响分泌,应保证休息;增加哺乳次数可刺激乳汁分泌;乳腺堵塞可热敷按摩疏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措施有助于恢复乳汁分泌量。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妇缺钙可以吃什么

孕妇缺钙可食物补充和遵医嘱用钙剂改善。奶制品如牛奶钙含量高且易吸收,豆制品如豆腐含较多钙,绿叶蔬菜如菠菜也能补钙。钙剂有碳酸钙、氯化钙,使用要谨慎。食物补钙较安全,缺钙严重需钙剂补充时必须严格遵医嘱,因为这关系到孕妇自身健康和胎儿发育,务必确保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2-15

奶水突然不够了该如何应对

哺乳期女性奶水突然不足,与营养摄入不足、休息不好、情绪波动、乳腺堵塞等有关。营养上应保证均衡,如猪蹄、鲫鱼有助于乳汁分泌但不能替代治疗;要保证充足睡眠,过度劳累影响乳汁分泌;情绪波动会致奶水不足,应保持舒畅;乳房护理要注意喂奶姿势和排空乳房。综合多方面调整,有助于恢复乳汁分泌量。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15周吃了苦杏仁该如何处理

苦杏仁为多种杏的干燥成熟种子。怀孕15周吃了苦杏仁,量少影响可能不大,量多需密切观察。苦杏仁含苦杏仁苷,大量食用释放氢氰酸有毒。少量食用身体或可代谢,不一定有严重后果,量多风险增加。要留意中毒及影响胎儿的症状,有情况尽快就医检查胎儿,如超声检查等,总之要依据食用量和症状确保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15周吃了苦杏仁如何处理

苦杏仁有小毒,怀孕15周少量食用可能影响不大,食用量多则可能影响孕妇与胎儿健康。苦杏仁含苦杏仁苷可分解出剧毒氢氰酸,少量食用人体可解毒。仅吃一两颗可能无明显症状,吃多了可能中毒,如头晕、恶心等。孕妇中毒影响自身与胎儿发育。吃后要留意症状,有症状或不确定食用量应就医检查确保健康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2-15

唐筛低风险要怎么做

唐筛低风险意味着胎儿患唐氏综合征概率低,但仍需后续关注。一是后续检查,唐筛低风险不代表胎儿绝对正常,像大排畸超声检查可排查结构畸形。二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孕妇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不良习惯。三是关注胎儿发育,胎动异常需及时就医。四是定期产检。总之,唐筛低风险也不能排除其他异常,孕妇要重视后续事务。

名医问答 2025-02-15

多囊卵巢综合征备孕的方法有哪些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备孕需多方面着手。首先是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体重至关重要,应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改善代谢。其次是监测排卵,因患者排卵可能异常,可通过多种方法监测以掌握受孕时机。最后是医疗干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要严格遵医嘱。综合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受孕成功率。

名医问答 2025-02-15

唐筛低风险的处理方法

唐筛低风险表明胎儿患唐氏综合征概率低,但唐筛准确率有限有假阴性可能。仍要按常规产检,像超声检查可监测胎儿发育与结构情况。孕妇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等。且低风险只针对唐氏综合征,不能排除其他染色体异常或结构畸形,后续产检和持续关注胎儿状况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15

宝宝疑似有黄疸该怎么办

宝宝可能黄疸时,需先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 - 3天出现,7 - 10天消退,不符此规律可能为病理性黄疸。要观察黄疸变化,如皮肤黄染范围与颜色深浅。保证宝宝营养摄入,母乳喂养按需喂养。怀疑病理性黄疸及时就医,医生会检测胆红素等,可能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使胆红素易排出体外。总之要保障宝宝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妇血小板低该如何应对

孕妇血小板偏低要先明确病因,可能是孕期生理变化或疾病所致如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等。饮食上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可改善情况。因血小板低影响凝血,要避免受伤。还要定期监测血小板数量。总之,重视但不必恐慌,明确病因后从饮食、避免受伤、定期监测着手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5

同房后出血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同房后出血原因多样,可能是处女膜破裂、阴道干涩、性生活剧烈、宫颈炎、宫颈癌等,也可能由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引起。处女膜破裂为正常生理现象,保持清洁即可;阴道干涩可使用润滑剂等;性生活剧烈需暂停性生活保持清洁;宫颈炎可用栓剂或物理治疗;宫颈癌需手术等综合治疗。出现此情况应及时就医,勿自行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41周零3天还没反应该如何处理

怀孕41周3天未分娩先观察并就医评估。一是评估胎儿状况,超声、胎心监护查有无缺氧等异常,这是后续处理依据。二是检查胎盘功能,看成熟度、血流情况,功能不良需尽快干预。三查宫颈成熟度,低则可用药物促成熟。孕妇可适当活动促分娩,但避免劳累。胎儿孕妇状况允许时可诱导分娩,需谨慎评估,重视但莫惊慌。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41周零3天还没反应该如何应对

怀孕41周3即超预产期1周3天未临产不必惊慌但需关注。胎儿可能有胎盘老化、羊水减少风险,可通过超声、胎心监护评估。孕妇要留意胎动等身体变化,保持休息和营养。医生会考虑催产,但要评估宫颈条件等,也可继续观察,不过要增加产检频率。这种情况常见但不能轻视,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措施,孕妇要配合。

名医问答 2025-02-15

激素六项检查包含哪几项

激素六项检查含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泌乳素。它用于评估内分泌功能,在生殖、代谢等多方面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不同生理周期激素有正常波动范围。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成熟,黄体生成素协同促排卵,雌二醇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等,孕酮维持妊娠,睾酮影响毛发分布等,泌乳素促进乳腺发育等,六项激素相互关联影响,检测可提供诊断依据。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41周尚未生产该如何应对

怀孕41周未生产为过期妊娠。需检查胎儿状况,超声查胎儿大小、羊水情况,胎心监护监测心跳,判断有无缺氧。要评估胎盘功能,其功能随孕期增长而下降,可检测孕妇激素水平。若胎儿和胎盘状况好、孕妇无异常可继续观察等待自然分娩,若有胎儿窘迫等风险,经医生评估后可采取人工破膜、使用催产素等措施促进分娩,孕妇应积极配合。

名医问答 2025-02-15

哺乳期月经不规律正不正常

哺乳期月经不规律有多种原因。一是生理因素,泌乳素高抑制卵巢排卵影响月经周期。二是营养因素,营养不足缺乏蛋白质、铁等影响身体恢复与激素调节会致月经不调。三是身体恢复状况,生产创伤恢复慢,生殖器官功能未恢复正常也会造成。不过多数为正常情况,若月经量异常或伴有严重腹痛则可能有健康问题需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14周时小腹隐隐作痛如何处理

怀孕14周小腹隐痛有多种原因。一是子宫增大牵拉组织韧带,这是正常生理现象,疼痛轻微且休息可缓解。二是先兆流产,会伴有阴道少量出血,需就医遵医嘱处理。三是肠胃不适,饮食不当可致,要调整饮食。四是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疾病。生理原因可自行调整,有异常症状为病理情况需就医,不可自行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14周小腹隐隐作痛如何应对

怀孕14周小腹隐痛有生理和病理两种情况。生理上,子宫增大牵拉组织韧带会致隐痛,疼痛轻微且无其他异常症状,适当休息可缓解。病理上,若疼痛伴阴道流血、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流产或感染等,需尽快就医。要密切观察疼痛变化,疼痛难忍或疑为病理原因时应立即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14周小腹隐痛该如何处理

怀孕14周小腹隐痛有多种原因。一是子宫增大牵拉组织韧带,为正常生理现象,休息即可。二是先兆流产,伴有阴道流血需就医检查并谨慎保胎。三是肠胃不适,饮食不当所致,要调整饮食。四是其他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会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需就医。要关注疼痛变化与伴随症状,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2-1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