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十多天不停该如何处理

例假来了十多天还不停,量时多时少,身体有点虚,这种情况该咋处理呢?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通常例假指月经。月经持续十多天不走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如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应及时就医检查,可能需要进行止血、调整生活方式等处理。 1. 内分泌失调: 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激素水平,使子宫内膜不能正常修复。需调整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 子宫肌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不止。需通过检查确定肌瘤大小、位置等,再决定治疗方式。 3. 子宫内膜炎: 炎症刺激可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导致经期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加重。 4. 全身性疾病: 像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也可能造成月经淋漓不尽。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需针对具体疾病治疗。 月经持续十多天不走是不正常的现象,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尽快到医院妇科进行详细检查,如妇科超声、激素水平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是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葆宫止血颗粒、断血流片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盆腔炎需要打什么消炎针

盆腔炎可使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消炎针。头孢曲松钠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抗菌消炎,但使用前要确认无过敏且观察不良反应。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属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常见病原菌有抗菌作用,但孕妇、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盆腔炎患者打消炎针需医生根据病情、个体差异决定,综合考虑疗效、安全等因素选择合适药物。

名医问答 2025-02-09

产后没奶水如何解决

产后乳汁分泌不足较常见。改善方法如下:婴儿多吸吮乳头可刺激神经促使脑垂体分泌催乳素;产妇需保证充足休息,休息不佳会影响乳汁分泌;保持良好情绪,不良情绪可能抑制分泌;饮食调整很关键,多吃富含营养物质食物如鲫鱼汤、猪蹄汤等。多方面综合调整有望增加乳汁分泌量以满足婴儿喂养需求。

名医问答 2025-02-09

盆腔炎需要打哪种消炎针

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可用于盆腔炎消炎针治疗。头孢曲松钠对盆腔炎常见病原体有抗菌活性,使用要考虑病情、过敏史确定剂量疗程,不当使用有不良反应或耐药性。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能抑制多种细菌,但有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使用需医生权衡利弊确定。盆腔炎患者应就医检查评估,医生综合多因素选择合适消炎针。

名医问答 2025-02-09

剖腹产后每天带孩子腰酸背痛如何应对

剖腹产后腰酸背痛由身体未恢复、劳累、姿势不良等因素所致。身体未恢复时要避免长时间弯腰等,抱孩子可借助扶手椅分担重量;喂奶姿势不正确会引发疼痛,可侧卧喂奶并垫靠垫,站立行走保持正确姿势;带孩子劳累需家人分担,休息时热敷腰部背部。重视剖腹产后腰酸背痛,多方面措施可缓解不适促进恢复。

名医问答 2025-02-09

盆腔炎需打哪种消炎针

盆腔炎可使用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等消炎针。头孢曲松钠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对盆腔炎常见病原菌杀菌消炎,但使用前要确认无过敏史且关注不良反应。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生素,可抑制盆腔炎炎症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盆腔炎打消炎针需综合多种因素,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9

剖腹产后每天带孩子腰酸背痛该如何解决

剖腹产后女性照顾孩子时易腰酸背痛。一是身体未完全恢复,剖腹产有创伤,产后虚弱、腰部肌肉力量弱会引发疼痛,需多休息、减腰部负担;二是劳累,带孩子频繁弯腰等动作加重腰背肌肉疲劳,可调整带娃方式;三是姿势不良,喂奶姿势不对等会导致疼痛,要保持正确姿势并加靠垫支撑。多种因素致该现象,要关注自身状况调整生活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2-09

产后减肥如何最快最有效

产后减肥无最快最有效方法,需综合多种健康方式且依个人身体状况逐步进行。一是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二是适度运动,身体恢复后可散步、瑜伽,循序渐进。三是充足休息,利于身体恢复与新陈代谢。四是母乳喂养可消耗热量。五是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总之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减肥目标。

名医问答 2025-02-09

盆腔炎手术怎么做

盆腔炎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术等且依病情而定。脓肿切开引流术分经腹和经阴道后穹窿两种,前者适用于脓肿位置高且靠近腹部的情况,要在腹部切开引脓液、清理坏死组织;后者借助解剖关系在阴道后穹窿切开小口引流,适合脓肿位于盆腔后部靠近阴道后穹窿者。盆腔炎手术针对重症,要掌握适应证且术后做好护理防感染复发。

名医问答 2025-02-09

盆腔炎手术是怎么做的

盆腔炎手术包括切除病灶、脓肿引流等操作,手术方式取决于病情。有脓肿时,若脓肿位置低且靠近后穹窿,经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位置高则经腹手术切开脓肿清除脓液与坏死组织。输卵管积水或囊肿等情况可能切除输卵管或输卵管卵巢。具体操作由医生根据患者炎症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确定,且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并发症。

名医问答 2025-02-09

盆腔炎手术如何做

盆腔炎手术包括切除病灶、脓肿引流等。手术方式依患者情况而定,有脓肿且位置低时经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该方式借助阴道自然腔道切开脓肿接近后穹窿部位使脓液流出减轻炎症。脓肿位置高或大时可能需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开腹直接切开腹部处理病变,腹腔镜创伤小恢复快。总之要按病情确定手术方式,患者听医生评估选择。

名医问答 2025-02-09

月经血排不出如何解决

月经血排不出可从生活调理与就医治疗入手。生活调理上,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柔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助力经血排出,避免剧烈运动,热敷下腹部可缓解子宫痉挛促进经血排出。就医治疗时,宫颈粘连等器质性病变可能需手术,激素失调可遵医嘱用药如乌鸡白凤丸、益母草颗粒。多种原因可致经血排不出,生活调理若无效且有严重症状需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9

坐月子时腰疼该如何解决

产褥期即坐月子期间出现腰疼可多法缓解。一、休息上,产妇身体弱需充足休息,避免长时间抱孩子、弯腰,床垫软硬适中利于腰部肌肉放松。二、热敷,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腰部可促进血液循环止痛,但要防烫伤。三、适度活动,身体允许时做简单腰部伸展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不过要适度。产褥期腰疼常见,多由生理变化、劳累等致,上述方法多可缓解症状助恢复。

名医问答 2025-02-09

坐月子期间腰疼如何应对

产褥期即坐月子期间出现腰疼可多法缓解。一是调整休息姿势,常换姿势,避免久弯久站,休息时腰部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二是适度腰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三是热敷腰部,注意温度避免烫伤。产褥期腰疼常见,这些方法可一定程度缓解,要保证休息适当活动,若疼痛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明确病因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2-09

月子里得了腱鞘炎疼痛难忍该如何应对

产褥期一般为6周,月子期间得了腱鞘炎疼痛可通过物理方法缓解。一是休息,减少患病部位活动,如手腕腱鞘炎要减少手腕屈伸,让肌腱休息以减轻炎症疼痛;二是热敷,用温热毛巾敷疼痛部位,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月子期间腱鞘炎疼痛以这些物理方法为主,安全有效减轻症状。

名医问答 2025-02-09

月经过后同房出血如何应对

月经过后同房出血原因多样。一是月经刚结束时子宫内膜未完全修复,同房刺激所致,暂停同房、注意清洁即可。二是宫颈疾病,像宫颈炎、宫颈息肉,前者可能需抗炎治疗,后者可能要手术摘除,需就医检查。三是阴道损伤,动作粗暴可致,少量出血可观察,量大或伴不适要就医。不同原因应对方法不同,持续出血或有其他症状需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9

例假量多该如何应对

月经量大由多种原因造成,像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等,需就医查明原因处理。内分泌失调所致的话,与生活方式有关,要规律作息、稳定情绪、注意饮食。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时,要依据肌瘤大小、位置决定治疗方式,小的可复查,大的或症状严重可能手术,也可用药物减少月经量但要遵医嘱。月经量大影响女性健康,要重视并及时就医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2-09

月子里得了腱鞘炎疼痛严重如何应对

月子即产褥期,期间腱鞘炎疼痛严重可先以非药物方法缓解,严重时就医。首先休息很关键,减少患病部位活动,像少抱孩子等;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按要求操作;按摩疼痛部位周围肌肉有一定效果,注意力度。若疼痛难忍就医后可能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要遵医嘱,如非药物方法无效应就医合理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9

腰部疼痛如何应对

腰部疼痛可先尝试非药物方法缓解,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休息很重要,要避免久站久坐、定时变姿势、睡硬板床。热敷有效果,每次15 - 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严重疼痛需就医,如肌肉劳损可能用布洛芬等药但要遵医嘱。腰部疼痛原因多,非药物方法可缓解部分疼痛,若疼痛持续或伴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9

月经第三天有同房情况该如何处理

月经第三天同房后需关注身体状况与采取措施。一、要观察身体状况,留意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与否,腹痛不缓解或加重、发热可能是感染,还要关注月经情况。二、进行清洁护理,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冲洗阴道。月经期间同房易引发健康问题,若同房后不适需尽快就医诊断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2-09

月经第三天有同房情况该怎么办

月经第三天同房后需关注自身状况。一要留意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必要时就医。存在感染风险,因经期宫颈口开放,病原体易入子宫,若有腹痛、发热、白带异常可能是感染,需就医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抗感染。还要观察阴道情况,少量出血增多可先观察,量大或不止要就医,总之有异常就要就医避免健康风险。

名医问答 2025-02-09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