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得了热射病需立即采取“降温、补液、送医”三步急救法,核心是快速将体温降至40℃以下,避免使用退烧药或酒精擦浴,昏迷患者需侧卧防窒息。梅雨季高温高湿环境易引发热射病,以下分点详解救治要点:
-
脱离环境与快速降温
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外衣,用冰袋冷敷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冷水擦拭全身。若条件允许,可浸泡在凉水中(非冰水),同时用电扇辅助散热。降温速度决定预后,黄金3小时内体温每降1℃可显著降低器官损伤风险。 -
科学补液与禁忌
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忌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发低钠血症。昏迷患者禁止喂水,需静脉补液纠正脱水,首选0.9%生理盐水,避免早期输注葡萄糖。 -
紧急送医指征
体温持续超过40℃、抽搐、意识模糊或呕吐时,必须立即送医。途中保持侧卧位防误吸,医院可能采取冰盐水灌肠、血液净化等强化降温,并处理凝血障碍、肾衰竭等并发症。 -
梅雨季特殊注意事项
潮湿环境阻碍汗液蒸发,降温时需加强通风。恢复期饮食宜清淡,避免生冷瓜果刺激肠胃,可适量饮用西瓜汁补充电解质。
总结:热射病是梅雨季高危急症,救治关键在于“快”。日常需关注天气预报,避免长时间滞留闷热环境,老人、儿童及户外工作者尤需警惕早期症状如头晕、无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