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后高发的肠胃炎可通过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三步快速缓解,关键措施包括: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禁食后逐步恢复清淡流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
-
补液防脱水是首要任务
雷阵雨天气易污染水源和食物,引发细菌性肠胃炎,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脱水。立即补充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每500ml水加1.75克盐和10克糖),或饮用市售补液饮料。儿童和老人需少量多次喂服,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呕吐。 -
饮食调整分阶段进行
急性期暂停进食4-6小时,待呕吐减轻后尝试米汤、藕粉等流质;恢复期过渡到白粥、软面条,避免乳制品、高纤维及油腻食物。症状完全消失前忌食生冷、辛辣及未彻底加热的食材。 -
对症用药需谨慎
细菌性感染(如伴随发热或血便)需医生开具抗生素;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缓解腹泻,但不可与抗生素同服;益生菌辅助调节菌群,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腹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解痉药。 -
特殊风险需警惕
暴雨后接触污水或食用浸泡食物可能感染霍乱、伤寒等严重肠道传染病,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血便或尿量锐减,必须立即就医。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症状加重时不可拖延。
雷阵雨季节务必注意饮食卫生,食物煮熟煮透,饮用水煮沸,出现症状时优先补液观察。家中常备补液盐和肠胃药,但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