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中暑昏迷需立即采取“降温+急救+送医”三步法:快速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结合穴位急救(如人中、十宣穴按压),严重者需静脉补液并紧急送医。中医针对阴暑阳暑分型施治,如王孟英清暑益气汤养阴生津,西医强调冰敷、浸浴等快速降温手段。
-
脱离环境与基础降温: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用冷水毛巾或冰袋敷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浸泡于18℃左右水中,同时按摩四肢促进循环。体温降至38℃以下时停止降温,避免过度受凉。
-
急救措施:昏迷患者立即按压人中穴(鼻唇沟中点)或十宣穴(十指尖)促醒,委中穴放血可缓解高热抽搐。切勿强行喂水以防窒息,保持侧卧位确保呼吸通畅。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
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以补液扩容为主,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中医根据症状选用方剂,如阳暑用清暑益气汤(含西洋参、麦冬等),阴暑可用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轻度中暑可服人丹、仁丹缓解头晕呕吐。
-
送医指征与后续护理:昏迷超过10分钟、持续高热或器官衰竭(如无尿、皮下出血)者需紧急送医。恢复期避免生冷饮食,多喝淡盐水或绿豆汤,保证睡眠并调节情绪。
预防胜于治疗!高温天避免正午外出,穿戴浅色透气衣物,随身携带解暑药。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及时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切勿硬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