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抽搐(热性惊厥)的治疗核心是快速控制抽搐、降低体温并明确病因。关键措施包括: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药物降温、避免错误操作(如掐人中、塞异物),并及时就医进行抗惊厥药物或病因治疗。多数情况下抽搐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或持续超5分钟需紧急医疗干预。
-
紧急处理:将患者平放侧卧,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松解衣领。禁止强行按压肢体或塞硬物入口,可用软布包裹压舌板防舌咬伤。物理降温首选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捂汗。
-
药物控制:医生常使用地西泮(安定)静脉注射快速止抽,苯巴比妥维持疗效。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辅助降温,但需按体重精确给药。感染性病因需抗生素(如头孢类)或抗病毒治疗。
-
病因筛查:抽搐停止后需排查脑炎、癫痫等潜在疾病,通过血常规、脑电图或颅脑影像(如MRI)明确诊断。6个月至5岁儿童多见单纯性热性惊厥,但首次发作仍需全面评估。
-
预防措施:有惊厥史的患儿发热至38℃即需退热药,并加强物理降温。日常增强免疫力,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复杂型热性惊厥可能需长期抗癫痫药物预防。
高温抽搐多数预后良好,但家长需掌握正确急救步骤,避免慌乱中加重伤害。日常关注体温变化,家中常备退热药及急救用品,出现异常及时联系专业医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