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加速水分流失并引发代谢紊乱,使人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显著降低,增加感染风险。以下是具体机制与应对建议:
-
免疫细胞功能受抑制
高温环境会引发热应激反应,导致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性降低,削弱病原体清除能力。高温可能扰乱内分泌系统,进一步抑制免疫调节功能。 -
水分与电解质失衡
大量出汗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流失,血液浓缩减少免疫细胞数量,黏膜干燥破裂则增加病原体侵入风险,间接削弱免疫防御屏障。 -
代谢紊乱与能量不足
高温下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减弱,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免疫系统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关键物质的合成,导致免疫力下降。 -
特殊人群更易受影响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因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高温对其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可能出现反复感染或症状加重。
总结:高温季节需注重防暑降温,通过补充水分、均衡饮食、避免烈日暴晒等措施维持免疫力。若出现持续乏力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