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高湿度、温差大、细菌病毒滋生是主要诱因,过敏原增多和空气流通差进一步加剧感染概率。
-
环境因素助长病原体
梅雨季湿度高达90%以上,霉菌、尘螨等过敏原大量繁殖,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问题。低温潮湿环境削弱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更易入侵。 -
人群易感性差异
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易患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老年人多伴有慢性病,感染后易发展为肺炎。过敏体质者接触霉菌或尘螨后,可能诱发急性喘息或支气管痉挛。 -
预防关键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除湿机控制湿度在50%左右;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过敏人群减少接触潮湿物品,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锻炼、均衡饮食可提升免疫力。 -
症状与就医提示
若出现持续咳嗽、胸闷、发热或痰中带血,需警惕肺部感染,尽早就医。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用药,避免病情加重。
梅雨季健康管理重在防潮、保暖、增强体质,通过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