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保自查自纠实施方案应聚焦重点科室、问题清单、流程规范及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多部门协同推进,确保医保基金合规使用,规避政策风险。
首先明确自查范围,涵盖心血管内科、骨科、肿瘤科等九大临床重点科室及零售药店领域,针对重复收费、虚假住院、过度诊疗等违规行为开展全量数据筛查,结合智能监管系统标记历史问题,区分“一般核查”与“重点核查”。其次需组建专项工作组,由医保部门牵头,联动医务、财务、信息、纪检等多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例如临床科室按诊疗规范复核病历,设备科核查耗材使用台账,信息科通过大数据筛查高频异常结算记录。
在实施阶段,应采用动态分析策略,结合2023至2024年疑点数据趋势调整核查重点,并建立“条码化管理”模式确保药品耗材信息实时更新,同时通过交叉互查机制发现共性漏洞。针对问题整改需明确责任人及时限,例如对虚记费用立即追回并调整绩效考核方案,对反复违规人员纳入问责程序,同时完善信息系统安全防控,避免结算故障导致数据偏差。
最终通过总结整改经验形成长效机制,例如定期组织政策培训、打通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通道、将自查结果纳入科室考核体系,持续优化诊疗行为规范,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维护医患双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