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危分级标准表是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综合评估患者风险的工具,核心亮点包括血压三级划分(140/90mmHg起)、危险因素叠加效应(如年龄/吸烟/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标志(如左心室肥厚)以及高危组判定条件(如三级高血压自动归为高危)。
-
血压分级基础
一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二级(160-179/100-109mmHg)、三级(≥180/110mmHg)是风险分层的基础。血压越高,默认风险等级越高,三级即使无其他因素也属高危。 -
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
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肥胖、糖尿病等。若合并≥3个因素或出现靶器官损害(如颈动脉斑块、尿微量蛋白),一/二级高血压可升级为高危。 -
并发症的极高危判定
已发生脑卒中、心梗、肾衰等并发症时,无论血压分级均属极高危,需紧急干预。
总结:高危分级表帮助个体化评估风险,指导治疗强度——低盐饮食、定期监测和药物控制是关键,尤其高危患者需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