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分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因素和可改变因素,不可改变因素如遗传、年龄和地域;可改变因素如体重、不良生活方式、合并疾病等,有效管理可改变因素对控制血压意义重大。
遗传家族史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直系亲属患病将直接增加个人患病风险;年龄方面,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60岁及以上人群尤为常见;地域上,北方、华北和东北、沿海及城市地区患病率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和气候环境相关。
超重与肥胖为关键风险,体重指数每增加5kg/㎡,高血压风险上升近50%,肥胖群体更易触发血管紧张及代谢异常;钠盐摄入过多会加重血管负担,WHO建议每日不超5克盐;吸烟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并使血管壁增厚、诱发痉挛;长期过量饮酒直接提升患病率,且风险与量正相关;血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脂)会减弱血管弹性、促使血压升高;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加剧交感神经兴奋,显著推升血压水平。
改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核心,低盐高钾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及管理体重均可降低风险,高危或极高危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积极干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