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进行透析治疗,这是肾脏无法维持正常代谢功能的临界点。透析通过人工方式替代肾脏工作,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帮助患者维持生命。
-
肾功能评估指标
医生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FR)判断透析时机:- GFR≤15ml/min(终末期肾病):需长期规律透析;
- GFR快速下降或伴随高钾血症、肺水肿等急症时需紧急透析。
-
典型症状提示透析必要性
当出现以下情况,即使GFR未完全达标也应考虑透析:- 难以控制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毒素蓄积症状;
- 尿量持续减少(<400ml/天)导致水肿或心衰;
- 血肌酐>707μmol/L且伴随代谢性酸中毒。
-
并发症优先原则
部分患者虽GFR未达终末期,但存在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需立即透析:- 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引发心律失常;
- 药物无法缓解的容量超负荷(如急性肺水肿)。
-
透析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需建立血管通路;
- 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每日更换透析液,对心血管影响较小。
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症状变化是把握透析时机的关键,延迟治疗可能加重器官损伤。患者应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透析后仍需严格管理饮食和用药以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