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认为高血压的根本原因是肾阳虚导致血管收缩及气血失衡,90%的高血压案例源于肾阳不足,需通过温肾利水、清肝潜阳等中医方法调理脏腑功能实现根本治愈。
-
倪海厦的核心观点:肾阳虚引发“潜水效应”
倪海厦指出,高血压并非单纯血压数值异常,而是身体因肾阳不足引发代偿反应。肾阳为先天之本,负责温煦血管、推动血液流动。若肾阳虚衰,寒湿凝滞瘀堵,血管如“冰冻管道”般收缩变窄,心脏被迫加压泵血,形成高血压假象。这种“潜水效应”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四肢浮肿、腰膝酸软等虚寒症状,却被西医误判为病理反应。 -
“补肾”VS“降压药”:治本与治标的交锋
倪海厦强烈反对用西药强行降压,认为利尿剂等降压药仅暂时扩张血管或减少血容量,未触及肾阳虚本质,长期使用反致肾功能衰竭、血管钙化,加速“服药→肾衰→洗肾”恶性循环。而中医通过温补肾阳恢复血管弹性,真武汤、四逆汤等方剂以附子、干姜等药材温阳化水,辅以化痰祛瘀法,能从源头逆转病情,如经典案例中82岁女性停西药后4剂真武汤即降压至正常。 -
个体化辨证:阳虚阳亢双路径施治
倪海厦提出高血压分型诊疗:下元虚寒型需温肾利水,辅以四逆汤或真武汤强肾阳;肝阳上亢型则清肝泻火,配合天麻钩藤等平抑肝火。临床中,90%案例属肾虚兼肝火,需灵活配伍药对,如“高压高泻火,低压高温肾”的分阶段调理。同时强调运动排汗、低盐饮食等自然疗法辅助恢复气血平衡。 -
警惕中医诊疗误区与骗局陷阱
临床中常遇患者将症状误与高血压因果倒置,实则是肾阳虚在先、血压异常在后。需警惕“秘方夸大营销”或“药厂标准操控”,中医强调一人一方,绝非固定方剂通治。倪海厦警示,补肾阳同时需警惕补钙过量致结石风险,推荐豆浆黑芝麻等天然食材调养,从根源改善代谢循环。
高血压绝非终身服药的终结,倪海厦以肾阳为突破口的中医治法,揭开指标控制背后的健康真相,唤醒身体自愈潜能,为患者提供回归自然的降压选择。但需谨记,个体体质差异决定治疗差异,自行套用配方恐延误病情,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