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性并发症,需立即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和纠正电解质紊乱进行急救,同时积极处理诱因并监测潜在并发症。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否则昏迷时间越长病死率越高。
-
紧急补液是治疗关键,应迅速补充生理盐水或等渗糖水以纠正高渗状态,恢复血容量。补液量通常为患者体重的10%-15%,需在2-3天内逐步完成,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与电解质水平以防脑水肿。无休克患者可考虑使用0.45%半升量盐水,但休克状态下仍需输入等渗生理盐水。
-
胰岛素治疗需采用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4-8单位/小时),严格控制血糖下降速度,防止引发低血糖或脑水肿。每小时监测血糖并根据结果调整剂量,避免血糖骤降导致不良后果。
-
纠正电解质失衡需同步进行,尤其是钾离子的管理。通过血钾检测和心电图监测,及时补充钾元素,同时警惕高钾血症风险。肾功能不全或尿量减少者需特别谨慎。
-
诱因管理中,感染是最常见诱因,需针对性使用抗感染治疗。其他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或消化道问题也需同步处理,彻底消除高渗状态诱因。
-
辅助治疗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可清除炎症介质与毒素,减少多器官衰竭风险,并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治疗一般不适用,但严重并发症如胃出血可能需介入处理。
-
预后与复诊强调出院后每半年复查血糖,优化胰岛素方案。患者需长期维持血糖监测,调整用药以降低复发风险。糖尿病高渗昏迷死亡率与救治及时性直接相关,快速诊断与规范化治疗能显著提升存活率。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可逆性疾病,但需紧急医疗介入。患者日常须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筛查潜在并发症,高危人群尤需警惕多饮、呕吐等早期症状,立即就医避免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