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严重缺乏或作用不足,导致体内葡萄糖无法正常被细胞利用,转而分解脂肪供能,产生过量的酮体,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其典型诱因包括未控制的血糖、不合理的饮食、感染、治疗中断及代谢负荷过重等,常表现为口渴、恶心、呼吸带“烂苹果味”等预警信号,若不及时干预可危及生命。
- 胰岛素缺乏是核心机制:当胰岛素水平过低时,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供能,身体被迫分解脂肪,产生酮体。酮体堆积会破坏体内酸碱平衡,导致酸中毒。2. 不健康生活方式加剧风险: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如奶茶)等,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失控,并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尤其是年轻肥胖或家族遗传史者。3. 诱发因素多样化:感染、创伤、手术、过量饮酒、突发应激事件(如分娩或情绪波动)会刺激升糖激素分泌,抵消胰岛素作用,触发脂肪代谢紊乱。4. 自行中断治疗后果严重:部分患者擅自停用胰岛素或降糖药(如案例中老人因停药致昏迷),导致体内代谢调节彻底失衡,酮体迅速积累,引发急性并发症。5. 潜伏预警信号易被忽视:初期可能仅有口干、多尿或疲劳,逐步进展为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等,呼吸中散发的烂苹果味是标志性症状,提示病情已加重,需紧急就医。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最致命的一类,预防重在控糖、合理饮食、规范治疗并规避诱因。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典型症状,应第一时间就医,通过补液、胰岛素及对症治疗避免恶化;日常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过度应激,可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