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空腹血糖通常应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需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建议维持在7%以内。
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范围的界定需综合空腹、餐后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空腹血糖的理想范围为4.4~6.1mmol/L,若超过7.0mmol/L且伴有“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可能提示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若介于7.8~11.1mmol/L则属于糖耐量受损,需警惕糖尿病前期风险。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控制在7%以下,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血糖目标可适度放宽,空腹血糖或放宽至7~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内,避免低血糖风险。低血糖的危害性更大,若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需立即补充糖分,并查明诱因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与运动是血糖管理的核心。建议主食粗细搭配,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玉米;每日摄入充足膳食纤维,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规律运动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药物,并结合血压、血脂管理,能更全面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坚持自我管理,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动态调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