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衰竭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发展至严重阶段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右心功能衰竭,其前兆包括长期呼吸系统疾病、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等。
1. 长期呼吸系统疾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是肺心病的主要病因。患者通常有多年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这些病症逐步加重,导致肺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肺心病。
2. 活动后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在日常活动中感到气短,尤其在爬楼梯、快走时症状明显。这种呼吸困难可能伴随夜间加重,甚至出现夜间失眠或白天嗜睡。
3. 乏力与劳动耐力下降
肺心病患者因心肺功能受损,常表现为全身乏力,劳动耐力显著下降,无法胜任日常活动。
4. 水肿与心悸
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可能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同时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
5. 颈静脉怒张与肝肿大
肺心病患者常伴有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肿大及压痛,这是右心功能衰竭的典型表现。
6. 心电图与影像学异常
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可显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等异常,这些变化提示肺心病及其严重程度。
总结
肺源性心脏衰竭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展的严重阶段,其前兆包括长期呼吸系统疾病、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等症状。如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