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衰竭的症状主要分为肺心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表现,代偿期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失代偿期则会出现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特征,严重者可合并全心衰竭。
代偿期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早期处于功能代偿阶段,患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伴随活动后气促、心悸、乏力等不适。体检时可发现发绀、桶状胸、肺部干湿啰音等体征,病情加重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的早期右心功能异常信号。
失代偿期症状
进入失代偿期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衰竭症状,如夜间呼吸困难加剧、头痛、失眠、神志恍惚甚至肺性脑病等表现。右心衰竭导致明显气促、心悸、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典型体征包括发绀、球结膜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伴压痛、下肢及腹腔积液。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可发展为全心衰竭,出现更严重的循环障碍。
重症警示信号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因缺氧导致视网膜血管扩张等危重表现,需立即就医。慢性病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并定期监测肺功能与心脏状况。
症状差异与个体基础疾病相关,若出现持续加重的呼吸或循环异常,应尽快通过专业诊断明确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