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肌上皮肿瘤(AME)是一种由腺上皮和肌上皮细胞构成的罕见双相型肿瘤,多数为良性,但存在恶性变可能,临床需结合病理与免疫组化精准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且预后良好。
-
临床特征与流行病学
该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约33岁),通常表现为乳腺单发、界限清楚的肿块,影像学易误诊为硬化性腺病或普通腺瘤。恶性AME罕见,但侵袭性较强,需警惕脂肪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 -
病理学诊断要点
- 组织学结构:肿瘤由腺管(内层腺上皮)和外层肌上皮细胞构成,可表现为实体型、腺管型或小叶型。腺上皮表达CK、EMA等标记,肌上皮则表达SMA、p63等。
- 恶性标准:核分裂象>5个/10HPF、显著异型性及坏死提示恶性转化,需与浸润性癌鉴别。
-
治疗与预后
手术完整切除是首选方案,良性AME术后无复发或转移风险;恶性AME需扩大切除并密切随访。长期预后研究显示,规范治疗的良性病例10年生存率接近100%。
早期识别与精准分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遇到不典型乳腺肿块时,建议结合免疫组化排除AME,避免漏诊或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