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医保报销政策覆盖门诊、住院、慢特病及异地就医等多场景,职工与居民医保待遇差异明显,其中职工医保门诊年度限额最高5000元,住院报销比例达90%-97%,居民医保则侧重基层医疗,普通门诊报销60%且年度限额150元。关键亮点包括:慢特病门诊参照住院报销、大病保险分段补偿上不封顶、新生儿参保可追溯出生日起享受待遇。
- 门诊报销:职工医保在基层医疗机构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60%-70%,居民医保基层门诊0起付且年度限额150元。大额门诊(职工4000元/居民2000元)和慢特病门诊(83种病种)需累计起付线后按比例报销。
- 住院待遇:职工医保三级医院起付600元,报销90%-97%,居民医保起付200-1000元,报销70%-90%。大病保险对自付超1.5万元部分分段补偿60%-85%,特困人员起付线减半。
- 异地就医:备案后执行参保地待遇,未备案则报销比例降低5%-20%。急诊抢救无需备案,但起付线按总费用20%计算(最低2000元)。
- 参保与结算:职工通过单位缴纳,灵活就业者按基数6%缴费;居民医保可通过社区或“合肥医保”微信公众号参保。结算时需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累计起付线。
建议通过“合肥医保”公众号查询定点机构,及时办理转诊备案以优化报销比例,新生儿需在出生3个月内参保确保待遇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