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规定的病种主要分为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按病种付费病种等类别,涵盖恶性肿瘤、尿毒症、高血压、糖尿病等79种常见及重大疾病,其中2025年新增罕见病、慢性病并发症等保障范围,并优化报销比例至100%覆盖部分重症治疗费用。
-
门诊慢性病与特殊疾病:包括甲类病种9种(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血友病)和乙类病种70种(如高血压3级、冠心病、糖尿病)。特殊疾病如严重精神障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纳入一类病种,享受更高报销比例。
-
按病种付费目录:国家推荐130种病种,如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等,通过定额付费控制医疗成本。各地需选择不少于100种病种实施,重点覆盖手术及住院治疗。
-
2025年新增病种与政策:罕见病(如戈谢病)、慢性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被纳入,部分重症(如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实现100%报销。中医优势病种(如针灸治疗)报销比例提升至85%。
-
异地结算与动态调整:跨省门诊直接结算医院扩增,门诊慢性病年度限额提高至8000元。病种目录库每年动态更新,新增新发传染病及疫苗保障。
参保人需注意:门诊特殊病种需定点医院认定,报销额度不可跨年累计。建议及时查询当地医保政策,确保待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