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社保或居民医保
离职后医保和养老保险的缴纳方式需根据个人就业状态选择,具体如下:
一、养老保险缴纳方式
-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
条件 :年满16周岁且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需在本市劳动就业(如自雇、自由职业等)。
-
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20%,医疗保险10%。
-
缴费基数 :按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300%自主选择。
-
办理流程 :到户籍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通过银行代扣或现金缴费。
-
-
职工医保转移
- 若原单位继续缴纳医保,离职时可将医保关系转移至新单位,缴费基数和待遇延续。
二、医疗保险缴纳方式
-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
按上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流程办理,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同步缴纳。
-
缴费后次月开始享受门诊、住院等医保待遇,断缴6个月内无法享受。
-
-
居民医保(可选)
-
适用人群 :辞职后不打算立即就业或无法找到职工医保单位。
-
费用 :每年约300元,低于职工医保(约2000元)。
-
待遇 :可报销门诊、住院等基本医疗费用,但报销比例较低。
-
三、注意事项
-
缴费时间
-
离职当月需完成医保缴费,避免断缴影响待遇。
-
若选择灵活就业社保,建议按月或按季度缴费。
-
-
材料准备
-
办理灵活就业登记需提供身份证、申请表等材料。
-
职工医保转移需提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手册》或劳动合同等。
-
-
地区差异
- 具体缴费基数、比例及待遇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
四、特殊情况处理
-
跨省流动 :若跨省跳槽,需在离职地参保至稳定就业地转移社保(如北京跳深圳可提取公积金)。
-
财务过渡 :离职前结清工资及社保欠费,避免影响信用记录。
通过以上方式,离职后可灵活选择社保缴纳方案,保障基本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