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宣传、优化服务、强化监管
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一、强化政策宣传与参保意识提升
-
多元化宣传渠道
通过村(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入户走访、大喇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主动普及医保政策,重点讲解参保权益、缴费标准及报销流程,增强群众参保意识。
-
精准靶向宣传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老年人群体等特殊群体,制定个性化宣传方案。例如,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推送参保信息,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他们参保不便的问题。
二、优化征缴服务与效率
-
分片包干责任制
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片区,落实村(社区)干部包干责任,每日通报进度,对落后片区进行分析研判,确保收缴工作高效推进。
-
信息化与精准管理
-
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参保信息与税务系统的实时对接,减少缴费延迟。
-
建立参保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核减死亡人员、清理重复参保,确保缴费基数准确。
-
三、完善基金监管与风险防控
-
基金征缴力度
加大对欠费基数的核减力度,确保参保率接近98%。通过市、县协调,加快基金拨付进度,解决基金支付延迟问题。
-
基金使用监管
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查基金挪用、滥用行为,优化报销流程,减少居民等待时间。
-
数据准确性保障
定期核查参保人员身份标识、缴费地址等信息,清理系统错误数据,确保报销结算准确。
四、精准动员与特殊群体保障
-
摸清未缴费底数
通过排查锁定未缴费人员,采取“敲门行动”“集中宣传”等方式,精准动员参保,重点关注老年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
-
政策激励措施
结合村集体经济补贴、成功人士资助等方式,降低群众参保门槛,提高参保积极性。
五、系统优化与能力建设
-
信息系统升级
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参保地址、缴费记录等信息的自动识别,提升征缴效率。
-
培训与作风建设
加强医保专干、村级负责人的业务培训,严查吃拿卡要现象,提升服务质量和作风。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监督的协同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医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