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治病时,医院会先救急后收费! 我国法律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对急危患者必须立即抢救,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拖延治疗。医保报销、大病救助、慈善帮扶等多重保障机制,为经济困难患者提供了兜底支持。
- 法律强制兜底:急诊抢救遵循“先救命后付费”原则,尤其对交通事故、突发心梗等危及生命的状况,医院必须无条件施救。例如,无主患者或突发昏迷者,医院会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 医保与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医保覆盖基础医疗费用,大病保险可二次报销,民政部门还对特困家庭提供医疗救助。部分公立医院会协助患者申请这些政策。
- 社会力量补充:水滴筹等众筹平台、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常介入救助。医护人员也可能自发捐款,或联系公益项目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
- 非紧急情况差异:慢性病或非危急手术可能需预缴费用,但医院通常允许分期付款或协商解决方案,部分私立机构还提供慈善床位。
提示:若面临费用困境,立即向医院社工科或医保办求助,同时尝试申请政府救助、发起网络筹款。健康时参保、定期体检更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