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全身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以午后低热或弛张热为主)、盗汗(夜间明显)、持续性倦怠乏力、进行性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部分患者伴随食欲减退、贫血和维生素缺乏等代谢紊乱表现。
1. 发热特点
结核病的发热具有持续性,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波动,午后或傍晚升高,晨间可自行消退(弛张热)。重症或合并其他感染时可能出现稽留热(持续39℃以上),发热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抗生素治疗无效是其区别于普通感染的关键。
2. 盗汗与代谢亢进
盗汗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醒后汗止,与结核毒素刺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患者常伴基础代谢率升高,即使静息状态下仍感疲乏,日常活动耐力显著下降。
3. 进行性消瘦与营养不良
结核毒素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加速,患者体重可在3~6个月内下降10%~15%。结核病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抑制食欲,加之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如肠结核),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贫血(缺铁性或慢性病贫血)及维生素A、B族缺乏症状(如夜盲症、口角炎)。
4. 全身系统受累表现
除典型中毒症状外,结核病可累及多器官:肺部结核常见咳嗽、咯血;肠结核引发腹痛、腹泻;骨结核导致局部肿胀疼痛。不同部位的感染可能掩盖全身症状,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如T-SPOT.TB)和影像学综合判断。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长期发热、夜间盗汗、体重骤降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结核感染,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