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主要风险包括术后干眼症、夜间视力下降、角膜变薄等不可逆问题。高度近视、角膜过薄或眼部疾病患者尤其需谨慎,且手术无法根治近视,仅矫正当前度数。
-
术后并发症风险
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改变屈光度,可能导致角膜稳定性下降,增加圆锥角膜风险。约30%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干眼症,夜间驾驶时易出现眩光、光晕,影响生活质量。 -
严格适应症限制
角膜厚度需≥480微米,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方可手术。高度近视(>1000度)患者术后视网膜脱落风险显著升高,而青光眼、角膜炎患者手术可能加重病情。 -
长期效果不确定性
手术仅消除现有度数,用眼过度仍会再度近视。40岁以上人群术后可能提前出现老花眼,部分患者需二次手术或终身依赖眼镜。 -
替代方案更安全
低中度近视可通过角膜塑形镜(OK镜)或离焦框架镜控制发展,相比手术风险更低,尤其适合青少年群体。
近视矫正需根据个体眼部条件权衡利弊,术前必须通过角膜地形图、泪液分泌等20余项检查。若不符合手术指征,强制手术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