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枯病的防治需结合农业管理措施与化学防治手段,具体如下:
一、化学防治方法
-
常用农药
-
敌百虫 :90%晶体敌百虫100-150g兑水50kg喷雾,或80%敌敌畏150ml兑水50kg。
-
其他药剂 :链霉素、井岗霉素、甲霜灵等也可用于喷雾防治。
-
-
施药注意事项
-
优先选择浅水田喷雾,药液需覆盖稻株全株,尤其要喷到叶片正反面。
-
喷药前需排水至3-4cm深,保持田间湿润1-2天以增强药效。
-
发病初期(分蘖期至灌浆期)施药效果更佳,可间隔15天重复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力。
-
二、农业管理措施
-
土壤管理
-
改良土壤结构,加深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
-
发病田块可灌根施石灰(每亩50kg),促进浮泥沉实,辅助新根萌发。
-
-
营养调控
-
补充磷钾肥,发病初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缓解症状。
-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降低感病风险。
-
-
环境调控
-
避免高温环境,及时排水防渍,减少病菌传播。
-
早稻需浅灌勤灌,及时除草,增强田间管理效率。
-
三、综合防治策略
-
药剂与管理的协同 :化学防治需配合土壤改良、营养补充等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轮作与抗病品种 :轮作可减少病原积累,选用抗赤枯病品种可降低发病概率。
注:使用农药时需佩戴防护装备,遵守安全间隔期,避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