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种新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抗肿瘤、罕见病、慢性病等关键领域,平均降价61.7%,预计两年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此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进一步提升了慢性病、儿童用药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水平,同时通过完善续约规则支持医药创新,凸显“保基本”的医保功能定位。
-
重点领域全覆盖:新增药品中,21种为抗肿瘤药,15种针对罕见病(如戈谢病、卡斯特曼病),17种为抗感染用药,15种用于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罕见病用药填补了10个病种的保障空白,例如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用药纳入后,患者年治疗费用从百万级降至万元以内。
-
价格谈判成效显著:通过168场谈判竞价,121种药品成功进入目录,平均降价61.7%。例如一款糖尿病新药从15元/片降至5.39元/片,降幅达64%,大幅降低长期用药负担。
-
动态调整机制成熟:国家医保局连续6年调整目录,累计新增744种药品,同时调出疗效不确切或易滥用的品种。创新药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的时间显著缩短,例如抗肿瘤药林普利塞等“全球新”药快速惠及患者。
-
公平性与可及性提升:适当放宽部分药品支付范围,如依库珠单抗等罕见病用药纳入后,偏远地区患者可通过医保报销获得国际先进疗法,缩小医疗资源差距。
提示: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版目录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查询具体药品名单,建议患者结合临床需求与医生沟通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