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范围广,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
大病救助和医疗救助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覆盖范围
-
医疗救助
主要覆盖经过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人员,包括农村五保对象、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人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 例如:低保家庭、特困残疾人等。
-
大病救助
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新农合/城保)参保人员,不仅限于特困群体,还包括其他困难群众。 例如:普通家庭因重大疾病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
二、资金来源
- 医疗救助 :主要依赖财政拨款,属于社会救助体系,无需个人缴费。- 大病救助 :资金来源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划出比例或政府专项补贴,部分地区可能结合慈善资金。
三、保障方式
-
医疗救助
采取“资助参保+基本诊疗费用减免+特殊门诊/住院医疗救助+重病慈善救助”五位一体模式,需先垫付医疗费用后申请补助。 例如:为低保家庭代缴医保费用,报销门诊和住院费用。
-
大病救助
依托基本医保结算平台,对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超过起付线的费用进行二次报销,资金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
四、保障对象资格
- 医疗救助 :需通过民政部门认定的困难群体资格审核,强调“应保尽保”。- 大病救助 :无需民政部门认定,但需符合基本医保参保条件。
五、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区别
制度类型 | 与基本医保关系 | 与商业保险区别 |
---|---|---|
医疗救助 | 补充社会救助体系 | 需个人缴费的自愿性保险 |
大病救助 | 基本医保的补充 | 需个人缴费的自愿性保险 |
大病保险 | 基本医保的补充 | 由个人缴费的强制性保险 |
总结
医疗救助是社会最底层的兜底保障,覆盖困难群体并提供多维度救助;大病救助则覆盖更广泛人群,依托基本医保实现医疗费用的二次报销。两者可同时享受,但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