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持有医保卡仍需自费,主要因为医保报销存在目录限制、起付线、报销比例及封顶线等规则。具体表现为:非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项目需全额自费;起付线以下费用不报销;目录内费用也需按比例自付;超出年度封顶线的费用需自行承担。
-
医保目录外的刚性支出
医保仅覆盖“三大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内的费用。例如进口特效药、美容整形、特需病房等均属自费范畴。若治疗必须使用目录外项目,患者需全额承担。 -
起付线与报销比例的分担机制
医保设定起付线(如住院1500元以下不报)和报销比例(如职工医保报80%)。即使费用在目录内,患者仍需支付起付线下金额及剩余20%部分,体现“保基本”原则。 -
年度封顶线与高额医疗风险
医保报销有年度限额(通常为当地平均工资6倍)。重大疾病治疗若超限额,超额部分需自费。此时商业医疗险或大病保险可作为补充。 -
异地就医与政策差异
异地就诊可能因结算政策不同导致报销比例降低,或需先垫付后报销。部分费用因未备案而需自付更高比例。
提示:就医前可通过医保官网查询目录及报销政策,优先选择医保定点机构,必要时补充商业保险以减少自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