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其类型、大小和癌变风险。 大多数胃息肉(如增生性、炎性息肉)无需立即治疗,定期观察即可;但腺瘤性息肉或直径超过2cm的息肉需及时切除以降低癌变风险。
- 明确息肉性质:通过胃镜活检区分增生性息肉(癌变率低于2%)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达30%-58%),后者需积极治疗。
- 大小决定处理方式:
- 直径<1cm:无症状可定期复查,每年一次胃镜监测。
- 1-2cm:若为腺瘤性、无蒂或多发,建议内镜下切除。
- >2cm:无论类型均需切除,优先选择内镜或腹腔镜手术。
- 症状与并发症:若引发腹痛、出血或幽门梗阻,即使为良性也需干预。
- 高危因素管理: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抑酸药使用或家族息肉病史者,需针对性治疗并加强随访。
总结:胃息肉并非“一切了之”,但也不可放任不管。发现后应结合病理结果和医生建议,选择观察或治疗,同时调整生活习惯(如戒烟酒、规律饮食)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