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金的计算公式为: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关键点包括:基数以单位平均工资为准(非个人工资)、产假天数因分娩方式/政策差异而不同、低于个人工资标准时单位需补足差额。
-
基数确定:以生育时单位上年度全体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准,若低于当地社平工资60%则按60%计算,高于300%则按300%封顶。例如,北京某单位月均缴费基数为8000元,则每日津贴为8000÷30≈266.67元。
-
产假天数:
- 顺产通常98天,难产(如剖腹产)增加15-30天,多胞胎每胎加15天。
- 流产假期按孕周计算:不满16周15天,满16周42天。
- 地方政策可能额外延长,如杭州剖腹产达158天(含60天生育假)。
-
差额补足规则:若计算出的津贴低于员工产前工资,单位须补足差额;高于则全额发放。例如,某员工月薪1万元,单位月均工资为7000元,则津贴7000÷30×98≈22866元,单位需补足至1万×3.27个月=32700元。
-
特殊情形:
- 失业人员(如上海非沪籍)可申领,按最低基数计算。
- 未婚生育仅享基础产假,不包含延长生育假。
提示:各地政策存在差异(如杭州2025年5月起津贴直发个人),建议通过医保局官网或APP查询细则,并保留生育证明、工资流水等材料以便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