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起,医保报销政策迎来了多项重要调整,主要涉及门诊、住院及药品报销等方面,旨在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门诊报销政策
-
门诊统筹支付标准提升
起付线降低200元,门诊统筹支付上限提高50%,报销比例分别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提高3%、8%、3个百分点。
-
门诊费用报销方式优化
-
职工医保可直接从个人账户余额扣除门诊费用;
-
居民医保累计超过200元的门诊费用按50%比例报销,最高支付限额400元。
-
二、住院报销政策
-
住院起伏线调整
基层医生200元、二类医院400元、三类医院800元,超过起付线后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分别为88%、85%、82%。
-
年度累计住院费用结算优化
允许参保人在年底前结算当年累计住院费用,避免影响下一年度额度。
三、药品报销政策
-
药品目录更新
新增126款新药并剔除1款,医保药品目录覆盖3088种药物,平均降价61.7%。
-
药品分类报销比例差异
- 慢性病药物、常规药品、抗感染药品分三类,报销比例不同。
四、其他重要调整
-
工伤保险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工伤职工在省外指定医疗机构就医可凭社保卡实现即时结算。
-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北京、广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试点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降低生育成本。
五、注意事项
-
超出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的费用需自费,不可结转至下一年度;
-
部分慢性病药品报销比例调整需符合当地最新政策。
以上政策调整后,医保的保障力度显著增强,尤其对门诊费用和药品价格的覆盖范围扩大,建议参保人员及时了解当地具体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