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医院不给报销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与医院沟通核实原因,②向当地新农合管理部门投诉,③拨打政府服务热线求助,④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
-
确认拒报原因
要求医院出具书面说明,核对是否因材料不全、非定点机构、超报销范围或时效等导致。例如,非目录内药品、未办理转诊手续或工伤等第三方责任情形均可能被拒。 -
分级投诉处理
- 医院层面:与财务部门或负责人协商,补充缺失材料(如费用清单、转诊证明等)。
- 管理部门:向县/乡新农合管理局提交投诉,附病历、发票等证据,通常5个工作日内反馈。
- 热线投诉:拨打12345或12333,记录投诉编号以便追踪。
-
法律救济途径
若投诉无果,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起诉。例如,医院违规拒报且证据充分时,可委托律师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履行报销义务。 -
预防后续问题
- 就医前确认医院为定点机构,县外就诊需提前备案。
- 出院后3个月内提交报销材料,避免超期。
- 慢性病患者需提前办理特殊病种认定。
遇到报销问题需冷静应对,保留所有票据和沟通记录,多数情况通过正规渠道可解决。若遭遇推诿,坚持向上级部门反映直至问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