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医保个人缴费应停止上涨,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个人缴费标准增幅过快,已超过群众的承受能力,导致部分居民参保意愿下降。
停止上涨的原因分析
个人缴费增幅超过居民收入增长
近年来,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逐年提高,从2007年的10元上涨至2024年的380元,增长了37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低于缴费增幅,例如2022年—2024年农村居民年增幅仅为6.35%—7.74%,而个人缴费年增幅高达8.9%—14.3%。这种不平衡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尤其在农村地区,许多家庭每年需缴纳数千元医保费用,压力显著。参保人数下降明显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逐年减少,2022年相比2021年减少了2517万人。参保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缴费负担过重,农村居民参保意愿下降尤为明显。一些家庭因经济压力选择断保,进一步削弱了医保制度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政策缺乏激励机制
现行医保政策未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导致居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例如,现行政策未针对低收入群体设立“零缴费”或“低缴费”档次,而取消门诊定额报销制度后,进一步增加了普通居民的医疗负担。
改革建议
为减轻居民缴费负担,专家建议暂停上调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并增设“零缴费”或“低缴费”参保档次,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参保率。通过优化财政补助机制,确保医保制度在减轻个人负担的仍能保障医疗待遇水平。
总结与展望
停止医保个人缴费上涨是回应居民实际需求的重要举措,不仅能缓解经济压力,还能增强医保制度的吸引力。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筹资机制,完善财政补助政策,确保医保制度在保障公平与可持续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