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引流手术是通过植入分流装置将多余脑脊液引流至其他体腔,从而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的关键治疗手段。该手术能有效改善头痛、呕吐等症状,手术成功率较高,但需注意术后感染、分流管堵塞等风险。
-
手术原理与适应症
脑积水引流手术的核心是植入分流系统(通常为脑室-腹腔分流术),将脑脊液从脑室引流至腹腔等部位。适用于先天性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及继发于肿瘤、出血的脑积水患者。当患者出现进行性头围增大、认知障碍或步态不稳时,需考虑手术干预。 -
手术过程与关键技术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步骤包括:①颅骨钻孔放置脑室端导管;②皮下隧道建立引流路径;③腹腔端导管固定。近年采用可调压分流阀和神经内镜技术,能个性化调节引流压力并减少并发症。 -
术后管理与常见风险
术后需监测感染迹象(如发热、切口红肿)及分流功能(症状复发提示堵塞)。约10%-20%患者可能出现分流管感染、过度引流(硬膜下血肿)或机械故障,需二次手术调整或更换装置。 -
长期效果与生活护理
成功手术后,80%以上患者症状显著改善,但需终身随访。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导管移位,儿童患者需随生长发育调整分流管长度。日常注意有无头痛、嗜睡等颅内压异常表现。
脑积水引流手术是挽救患者神经功能的重要措施,术后规律复查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长期疗效的保障。若出现呕吐、意识模糊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评估分流系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