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房颤可能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症状表现,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能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引发,甚至与代谢异常(如肥胖、糖尿病)或肺部疾病(如肺栓塞)相关。
-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慢性房颤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左心房扩大和心肌纤维化;冠心病患者因心肌缺血易触发电生理紊乱;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则因血流动力学改变直接诱发房颤。
-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因代谢亢进和激素水平异常,易出现快速房颤,甚至以房颤为首发症状。
-
心力衰竭与心肌病:慢性房颤与心力衰竭互为因果,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加重房颤,而房颤又可能加速心肌重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尤其需警惕。
-
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会通过炎症反应和心房结构改变增加房颤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其他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因缺氧或肺动脉高压引发房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也可能间接导致心律失常。
提示:慢性房颤症状隐匿但危害重大,若合并心悸、乏力或不明原因中风,建议尽早筛查潜在病因并规范治疗,控制基础疾病是管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