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律是一种额外的心音,通常出现在正常的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之后,与原有的心音组合形成类似马蹄踏地的“三音律”,其声音特点酷似马奔跑时蹄子触地的声音。这种心音的出现提示心肌严重受损,是心脏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奔马律的分类及特点:
- 舒张早期奔马律: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出现在舒张期负荷过重的情况下,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重症心肌炎等。舒张早期奔马律的产生机制是由于心室舒张期血液充盈过快,导致心室壁振动而形成额外心音。
- 舒张晚期奔马律:多见于心脏肥厚性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或主动脉瓣狭窄等。此时,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血液充盈导致心室壁振动产生额外心音。
- 重叠性奔马律:当舒张早期和晚期奔马律同时存在时,可能在快速心率或房室传导时间延长的情况下重叠出现,形成更复杂的三音律。
临床意义:
- 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的重要标志,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等。
- 听诊时,奔马律常在左侧卧位或呼气末期更易听到,这是因为此时心脏位置更接近听诊器。
- 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奔马律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评估心脏功能。
奔马律是一种重要的病理心音,其出现提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需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出现奔马律的患者,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缓解病情。例如,针对心力衰竭患者,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强心治疗。定期进行心脏功能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