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炎症性肠病(IBD)的饮食应以易消化、低刺激、高营养为核心,关键亮点包括:以米面为主食、分阶段调整饮食(活动期低纤维低脂肪,缓解期逐步增加蔬果与蛋白质)、避免红肉与乳制品(乳糖不耐受者)、少食多餐并记录饮食反应。
-
主食选择:米汤、粥、软面条等精制谷物易消化且少渣,减轻肠道负担。活动期避免粗粮,缓解期可尝试少量山药、南瓜等低纤维食材。
-
蛋白质补充:优先选择白肉(鱼肉、鸡肉)和蛋羹,避免未煮透的红肉(牛羊肉)。活动期需限制脂肪摄入,缓解期可增加瘦肉汤或豆制品。
-
蔬果摄入:活动期避免生冷蔬果,缓解期去皮去籽的番茄、冬瓜等更安全。水果建议榨汁过滤,观察大便性状调整量。
-
乳制品与饮品:酸奶需常温饮用,乳糖不耐受者禁用牛奶。饮品以温水、淡红茶为主,忌咖啡、酒精和碳酸饮料。
-
饮食细节: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炸食品;记录饮食日志以识别不耐受食物;定期检测营养指标(如铁、维生素D)。
总结:老年人IBD饮食需个体化调整,结合病情阶段与耐受性,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方案,同时配合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逐步改善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