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办函202120号文件强调了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管理规程的试行,旨在通过强化操作规范管理、实现业务处理的可复刻性和可追溯性来提升医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该文件明确了各级经办机构应执行严格的业务审核制度,针对较高风险业务试行一事双审机制,即在初审的基础上增设复审和审批程序,确保业务流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对于信息系统应用中的权限管理被评定为极高风险等级,这意味着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权限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金预决算管理中,基金预算调整的风险等级被设定为中等风险,这表明虽然不是最高风险级别,但仍需谨慎对待,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资金管理不当问题。档案管理方面,档案归档的风险等级则被确定为低风险,但即便如此,也强调了定期检查系统操作记录及使用日志的重要性,以维护档案管理的安全与合规。
关于参保登记过程中的单位参保登记,医保办函202120号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了五个层次:优良体、标准体、次标准体、延期体和拒保体。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核保结果和费率调整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文件还指出各级经办机构应按照会计账套、会计科目名称及编码的要求开展会计核算,并定期编制基金财务报表,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医保办函202120号重申了内部控制原则中的规范性要求,即明确内部控制工作标准及要求,实现经办全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这对于提高整个医疗保险体系的服务质量和透明度至关重要。该文件不仅为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读者在了解这些规定的也应当关注相关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层面的医疗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