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用药自查自纠报告是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为规范医保基金使用、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工具,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自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维护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以下是自查自纠工作的关键内容:
一、自查自纠的范围与主体
2025年,国家医保局将自查自纠的主体从定点医疗机构扩展至定点零售药店,覆盖范围更广。定点医疗机构需针对心血管内科、骨科、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9个重点领域进行自查,而定点零售药店则需针对虚构医药服务项目、诱导购药等12类18项违规行为进行核查。
二、自查内容与问题清单
自查内容主要包括医保基金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具体问题清单涵盖:
- 医疗机构:如分解收费、串换药品、超范围用药、过度检查等。
- 零售药店:如回流销售、串换药品、诱导虚假购药等。
三、自查步骤与时间节点
自查自纠需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 制定清单:各级医保部门结合国家医保局下发的问题清单,制定本地化清单。
- 开展自查:定点医药机构逐项核对诊疗行为、费用明细,形成自查报告。
- 整改落实: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退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
四、自查自纠的意义
通过自查自纠,定点医药机构能够主动发现并整改问题,提升医保基金使用的规范性。国家医保局将对未按要求完成自查或整改不到位的机构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五、未来展望
随着医保监管的持续深化,自查自纠将成为定点医药机构常态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建议各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医保基金使用制度,确保自查自纠工作高效开展,共同守护医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