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发性病因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分解产物可能阻塞蛛网膜颗粒,影响脑脊液吸收,导致脑室扩大。动脉瘤破裂或高血压是常见诱因。 -
颅内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等炎症可引起蛛网膜粘连,阻碍脑脊液循环,导致吸收障碍。 -
颅脑外伤
外力撞击可能损伤颅内组织,引发出血或脑组织移位,干扰脑脊液循环通路。 -
颅内肿瘤
脑室附近肿瘤可直接压迫或阻塞脑脊液循环,如导水管狭窄或室管膜瘤。 -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尤其是破入脑室)、脑梗死等可能引发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室扩大。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是危险因素。 -
手术或操作相关
颅脑手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可能损伤脑脊液循环结构,引发术后脑积水。
二、特发性病因
约30%患者无明确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 先天性异常:如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脊液吸收功能发育缺陷。
- 慢性脑脊液循环障碍:可能与脑脊液吸收减少、脑室旁组织水肿及脑血流量下降有关。
- 神经退行性病变:部分患者可能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三、危险因素
- 年龄:老年人因脑组织顺应性下降更易发病。
- 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可能加剧脑脊液循环障碍。
- 炎症或感染史:既往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史显著增加风险。
早期诊断结合影像学(如脑室扩大但颅内压正常)和脑脊液放液试验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