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
病因
- 继发性:多由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引发脑脊液吸收或循环障碍。
- 特发性:无明显诱因,可能与脑脊液吸收异常或先天性结构问题相关,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
典型症状(三联征)
- 步态障碍:起步困难、步幅小、行走不稳,后期可能卧床。
- 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出现痴呆表现。
- 排尿障碍:尿频、尿急或尿失禁,多在病程晚期出现。
-
影像学表现
- CT/MRI:脑室系统扩大(如侧脑室前角增大),但脑沟不增宽,皮质萎缩不明显。
- 特征性征象:冠状位显示“蛛网膜下腔不成比例扩大”(DESH征)。
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腰穿测压:脑脊液压力通常在正常范围(80-200 mmH₂O)。
- 放液试验:腰椎穿刺放液后症状改善可辅助诊断。
- 影像学结合症状:需排除其他导致脑萎缩或痴呆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
-
治疗
- 脑室-腹腔分流术:首选手术方式,通过分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改善症状。
- 药物与康复:早期可尝试利尿剂(如甘露醇)或康复训练,但效果有限。
注意事项
- 早期识别:症状易被误诊为帕金森病或老年痴呆,需结合影像学及腰穿结果。
- 手术时机:病程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晚期可能遗留神经功能损害。
- 术后管理:需定期复查颅内压,预防分流管堵塞或感染。
若出现步态不稳、记忆力下降或排尿异常,建议尽早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