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通常不建议优先手术,因为80%以上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如理疗、药物、锻炼)可缓解症状,且手术存在神经损伤、感染等风险,仅适用于严重神经压迫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
椎间盘突出是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引发的疼痛,但人体具备自愈能力,炎症消退后症状可能自然减轻。过度依赖手术可能破坏脊柱稳定性,加速相邻节段退变,长期效果未必优于保守治疗。
手术创伤会引发局部瘢痕粘连,反而加重慢性疼痛风险。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虽损伤较小,仍可能导致神经根刺激或复发,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术后康复周期长,需配合长期核心肌群训练,否则易复发。非手术方案如牵引、硬膜外注射等能有效缓解神经根水肿,结合生活习惯调整(如避免久坐)效果更持久。
仅当出现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失禁)、进行性肌无力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手术才是必要选择。多数情况下,阶梯治疗(从无创到有创)更符合疾病自然转归规律。
手术是椎间盘突出的最后防线,盲目手术可能适得其反。个体化评估症状与风险,优先尝试非手术方案,才能实现安全有效的长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