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主要进入医保统筹账户(约70%-100%),用于住院报销、大病治疗等公共医疗支出;少部分(0%-30%)可能按年龄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用于日常购药、门诊自付。
-
统筹账户——公共医疗的“资金池”
单位缴费的大部分资金纳入统筹账户,作为全体参保人的共同基金。主要用于:- 住院费用报销(如三甲医院报销比例可达70%)
- 大病门诊治疗(如癌症化疗报销60%-80%)
- 应急医疗储备(如新药纳入医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支出)
-
个人账户——职工专属的“医疗钱包”
少数地区仍按年龄比例将单位缴费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如35岁以下20%),与个人缴费共同构成账户余额,可用于:- 定点药店购买药品(如感冒药、慢性病药物)
- 门诊检查及治疗的自付部分(如挂号费、CT费用)
- 部分地区支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
账户差异与使用规则
- 统筹账户资金不可自由支取,需符合报销目录;个人账户余额归个人所有,可结转使用。
- 个人账户余额用尽不影响统筹账户的住院报销待遇,但门诊自付部分需现金支付。
总结:单位缴纳的医保费以保障公共医疗为主,个人账户为辅,两者结合形成“大病靠统筹、小病靠个人”的保障体系。查询具体划拨比例可咨询当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