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保政策,医保卡内并非设置两个个人账户,而是分为 个人账户 和 统筹账户 两个不同性质的账户,具体区别如下:
一、账户构成与资金来源
-
个人账户
-
仅限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拥有,由个人缴费(约工资的2%)和单位缴费(约工资的6%)共同构成。
-
45岁以上参保人员(部分地区)单位缴费的1.4%也会计入个人账户。
-
-
统筹账户
- 由全体参保人员缴纳的医保费(约工资的8%)集中形成“大池子”,用于支付住院、门诊等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费用。
二、账户功能与使用范围
-
个人账户
-
用于支付门诊自费、药店购药、住院自付部分等小额费用。
-
部分城市将个人账户与金融账户合并,但医保功能仍独立。
-
-
统筹账户
-
仅限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且存在起付线,超过起付线后按比例报销(通常为50%-90%)。
-
不可直接用于药店购药或门诊自费。
-
三、账户余额与特性
-
个人账户 :有明确余额,可长期使用且不会清零。
-
统筹账户 :无个人余额,每年按政策重新计算。
四、常见误区说明
-
“两个个人账户”说法错误 :医保卡内不存在两个独立个人账户,而是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的区分。
-
账户余额可提现 :部分城市的个人账户资金可提现,但统筹账户不可直接操作。
总结
医保卡通过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设置,既保障了个人小额医疗费用的支付,又通过统筹账户实现大额医疗费用的共济。参保人员需了解账户性质和使用规则,以充分保障医疗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