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是一种医保支付改革制度,通过大数据将疾病分组并赋予分值,结合医院系数和区域预算进行结算,核心目标是“控费提效”——控制不合理医疗支出,激励医院优化服务流程与成本管理。
-
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将疾病按“诊断+治疗方式”分组并计算分值,医保部门根据总分值、医院等级系数及区域预算分配资金。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原则,倒逼医院主动控制药品、耗材等成本。 -
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 成本控制:医院需精细化核算病种费用结构(药品、耗材、诊疗、服务费),减少过度医疗。
- 服务优化:通过标准化诊疗路径提升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保障质量。
-
患者与医保的双赢
患者享受更透明的费用预期,避免“小病大治”;医保基金通过预付制减少浪费,提升使用效率。 -
挑战与应对
需平衡病种分值的科学性与动态调整,避免医院推诿重症或低分病种;同时加强监管防止编码套高、分解住院等违规行为。
这一制度正逐步重塑医疗生态,未来需持续完善病种分组技术、强化数据协同,最终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与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