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是一种新型医保支付方式,通过将疾病分组赋分、按分值结算费用,实现"同病同价"和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其核心亮点在于:以大数据病种分组为基础、以医保基金预算为前提、以激励医疗机构控费提质为目标。
- 病种分组原理
- 基于历史病例数据将临床过程相似的疾病归为同一病组
- 每个病组赋予固定分值反映治疗难度和资源消耗
- 全国统一分组标准确保地区间可比性
- 费用结算机制
- 医保部门根据年度预算和总分值确定分值单价
- 医疗机构按实际收治病例的分值总额获得支付
- 超出预算部分由医疗机构按比例分担
- 实施关键环节
- 建立病种目录库动态调整机制
- 开发智能审核系统监测异常病例
- 配套考核指标防止推诿重症患者
- 设置特殊病例评议机制处理复杂病情
- 对医疗行为的影响
- 促进临床路径标准化
- 抑制过度医疗行为
- 引导分级诊疗实施
- 倒逼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
该支付方式通过"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正在全国71个试点城市稳步推进。医疗机构需重点关注病案首页质量提升和临床路径优化,患者将获得更规范合理的诊疗服务。未来随着分组技术完善和配套措施健全,DIP有望成为我国主导性医保支付模式。